科创板五周年:上市573家,受理943家,撤否319家,江苏公司最多,中信证券拿下“双项第一”

2024年7月22日,科创板迎来开市五周年的日子。

五年间,科创板上市公司扩容至573家,市值合计高达5.50万亿元,IPO募资总额高达9,122亿元,逼近万亿规模。



科创板IPO发行上市情况




  
科创板五周年:IPO发行573家,累计募资额达9,122亿元

2019年7月22日,科创板开市,首批25家公司上市。

截至2024年7月21日,科创板迎来开市五周年,IPO成功发行数量共计573家,首发募资额累计达9,122亿元。

其中,573家公司中有34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、5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、4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,占比65%。
最新数据显示,科创板已支持54家未盈利企业、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、7家红筹企业、20家第五套标准企业上市,截至目前,已有19家未盈利企业在上市后实现盈利并“摘U”。
募资额超百亿元的“巨无霸”科创板上市公司有7家
科创板开市五周年,科创板迎来7家募资额超百亿的“巨无霸”IPO企业分别有:中芯国际(532亿元)、百济神州(221亿元)、中芯集成(110亿元)、联影医疗(110亿元)、海光信息(108亿元)、中国通号(105亿元)、晶科能源(100亿元)。


  
地区:江苏科创板上市数量稳居全国第一,8个地区为“零”

从地区分布来看,科创板这573家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以下这24个地区。
1.江苏科创板公司数量稳居第一,上海科创板公司总市值远超江苏
在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的排位赛中,江苏以109家远超广东,稳居第一;而浙江无缘前三。数量位居前五名的地区分别是:江苏109广东89上海88北京72家浙江49
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是:上海(10,010亿元)、境外(7,095亿元)、北京(7,097亿元)、江苏(6,576亿元)、广东(6,080亿元)。
2.8个地区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仍为“0”
科创板开市五周年,截至目前,8 个地区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家数仍为“0”,分别是广西、甘肃、内蒙古、宁夏、青海、山西、西藏和云南。


  
行业: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产业

科创板定位于服务符合国家战略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、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,“硬科技”成色是其鲜明亮点与创新之处。
从科创主题行业分布来看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237家,生物产业有109家,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94家,新材料产业有69家,节能环保产业有29家,新能源产业有21家,新能源汽车产业有8家,相关服务业有5家,数字创意产业有1家。


  
保荐机构:中信证券拿下科创板上市项目量及募资总额“双项第一”
1.科创板上市项目量排名前五:

第一:中信证券(79家)

第二:海通证券(56家)

第三:中信建投证券(55家)

第四:中金公司(52家)

第五:华泰联合证券(48家)

2.科创板IPO募资额排名前五:

第一:中信证券(1,596亿元)

第二:中金公司(1,570亿元)

第三:海通证券(1,299亿元)

第四:中信建投证券(883亿元)

第五:华泰联合证券(589亿元)




科创板IPO受理和撤否情况




  
科创板IPO共计受理943家,撤否319家

2019年3月22日,科创板迎来首批申报受理企业,共计9家。截至2024年7月21日,五年来科创板受理IPO企业共计943家,撤否企业共计319家。

具体各年数据来看,2019年共计受理205家,撤否26家。进入2020年,科创板迎来受理高峰,高达327家获受理,撤否44家。2021年科创板IPO受理家数开始下降,177家获受理,较2020年下降46%;撤否家数却创下历史高峰,高达90家终止。2022年新增受理159家,撤否40家。2023年新增受理74家,撤否61家。

2024年(截至7月21日)仅新增受理1家,撤否58家。



  
科创板IPO排队情况:三成企业的净利润过亿

截至7月17日,科创板IPO企业共计41家,其中,选择“科创板标准1”有24家,选择“科创板标准2”有3家,选择“科创板标准4”有4家,选择“科创板标准5”有7家,其他标准有3家。

上市标准内容:

2.1.1发行人申请在本所科创板上市,市值及财务指标应当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:

(一)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,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,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,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;

(二)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,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,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%;

(三)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,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,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;

(四)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,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;

(五)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,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,市场空间大,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,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。

本条所称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孰低者为准,所称净利润、营业收入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指经审计的数值。

从选择“科创板标准1”的24家企业净利润区间来看,净利润过亿的有8家,占比33%。剩余16家企业中,各净利润区间的排队家数差异不大。


服务热线
86755-88603270
订阅获取我们最新见解和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