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2024年,再融资市场如何变化?本文将从预案、受理、撤否、审核、发行等方面来回顾今年1-8月再融资市场的总体数据变化情况。

从上图来看,2023年9-10月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动作几乎偃旗息鼓,两个月仅4家企业首次披露定增预案。11月市场有所回暖,12月迎来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预案的小高峰。
进入2024年,再融资新生态逐步形成,今年1-8月再融资首次披露预案的企业家数比较均衡,平均每月有19家。wind数据显示,今年1-8月再融资首次披露预案的企业家数共计155家,其中,非公开发行股票有129家,可转债有24家,配股2家。从行业来看,1-8月首次披露预案的定增企业家数排名较前的行业有: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(16家)、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(12家)、医药制造业(9家)、医药制造业(9家)。其他行业家数均不超8家。
2023年9月以来,再融资受理市场急速降温。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三大交易所共计新增受理91家再融资项目。进入2024年,今年1-8月新增受理63家,月均新增受理8家。具体月份来看,1月有18家,2月有2家,3月有2家,4月有14家,5月有5家,6月有6家,7月有6家,8月有10家。
据上交所、深交所、北交所网站数据统计,截至2024年8月31日,目前A股再融资排队企业共计124家。从板块来看,沪主板50家,深主板30家,科创板21家,创业板19家,北交所4家。
从融资类型来看,非公开发行股票(含简易程序、分类审核、GDR)82家,可转债39家,配股2家,公开增发股票1家。
今年1-8月再融资撤否家数共70家

注:合兴股份是2023年12月26日被否,2024年1月23日撤回材料。进入2024年,1-5月再融资撤回家数一路攀升,5月撤回量创下年内最高峰,有17家企业撤回。4-5月迎来再融资撤回高峰的原因,主要原因涉及部分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大幅下滑,导致再融资项目“搁浅”。6-8月,再融资撤回量大幅回落。今年1-8月再融资撤否企业数量共计70家。其中,股票有44家,可转债有26家。从板块来看,沪主板27家,深主板17家,创业板14家,科创板10家,北证2家。
从上图来看,2023年9月以来,再融资审核家数急剧下降。wind数据统计,2023年9月~2024年1月,前5个月份的平均每月约有18家。今年2~6月再融资审核家数降至个位数,各月平均审核家数为4家。其中,7月再融资罕见“零审核”。
今年1-8月A股再融资审核企业共计45家(同比减少302家,下降92%)。其中43家通过,2家被否。融资类型方面:非公开发行股票26家,可转债19家。日科化学主要从事塑料与橡胶改性剂产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致力于为塑料加工行业、橡胶行业客户提供从复合料配方、复合料加工工艺、新产品研发到客户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。日科化学于2023年8月8日向深交所申报可转债获受理,拟融资5.15亿元。8月21日进入已问询,历经3轮问询回复,2024年2月2日日科化学可转债上会审核未获通过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也是今年首家再融资被否企业。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在审核中重点关注了以下事项:一是在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大额银行存单、开展委托贷款情形下,对本次融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披露是否充分;二是在本次募投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毕,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、授信额度充分,且存在大量闲置资金情形下,对本次融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披露是否充分。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认为:发行人未能充分说明本次融资的必要性和融资规模的合理性。发行人不符合《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》第五条、第四十条以及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》第十一条、第十五条的规定。上市审核委员会经合议形成审议意见如下: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发行条件、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。葫芦娃成立于2005年,长期以来聚焦儿童药领域,专注于药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产品类别涵盖特色中药、化学药等,已构建起以儿童药为主,与成人药相结合的产品规划,围绕儿童的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、抗感染类和其他药物进行布局。葫芦娃于2023年7月31日向沪主板递交可转债申请获受理,本次可转债由中信建投证券担任保荐机构。葫芦娃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。12月29日葫芦娃首次上会遭遇“暂缓审议”。2024年8月26日二次上会,未获上市委审核通过。据上交所上市委审议结果公告,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主要涉及推广费大幅增加的合理性、核算是否准确、会计处理是否合规、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的合理性/真实性等方面。具体问询问题如下:一是要求发行人代表结合CRO行业市场供需、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23年预付研发款等情况,说明公司2023年期间预付研发款项大幅增加的合理性。结合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23年预付渠道推广费、公司渠道推广费支付对象资质等情况,说明公司2023年期间预付渠道推广费大幅增加的合理性。二是要求发行人代表结合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情况,以及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政策等,说明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研发投入资本化核算是否准确,会计处理是否符合《企业会计准则》相关规定。三是要求发行人代表结合报告期应收账款周转率、客户结构、2023年新增经销商及回款情况,说明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的合理性、真实性。wind数据显示,2024年1-8月已完成发行上市的定增企业家数共计83家,累计募资额达766.35亿元。从月份来看,1月有30家,2月有6家,3月有8家,4月有21家,5月有4家,6月有5家,7月有4家,8月有6家。从证监会行业来看,两大行业的定增需求最多,分别为: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(13家)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(12家)。其他行业数量均不超6家。2.排队时长:定增从受理至证监会通过平均排队时长5.7个月,“小额快速”定增平均为1个月从受理至证监会通过的平均排队时长来看,今年上半年完成上市的定增企业(不含“小额快速”定增)的平均排队时长为170天(约5.7个月)。
此外,1-8月完成发行上市的“小额快速”定增企业有6家,分别为安诺其、天马科技、新劲刚、光库科技、川润股份和吉贝尔。从受理至证监会通过的平均排队时长为32天。从发行费用来看,今年1-8月完成上市的定增企业的平均发行费用为1,045万元。发行费用最高为3,208万元(北部湾港),最低为175万元(海螺新材)。4.融资额超20亿元的有6家企业,中国石化融资过百亿
从融资额来看,融资额超20亿元的有6家企业,分别为:中国石化(120.00亿元)、启明星辰(40.63亿元)、北部湾港(36亿元)、拓普集团(35.15亿元)、节能环境(30亿元)、弘元绿能(27亿元)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石化也是年内唯一一家募资额过百亿的企业。可转债已完成上市企业共计34家,累计募资276亿元2024年1-8月可转债已完成发行上市企业家数共计34家,累计募资额达275.68亿元。从月份来看,1月有11家,2月有4家,3月有2家,4月有2家,5月有1家,6月有0家,7月有6家,8月有8家。从受理至证监会通过的平均排队时长来看,今年1-8月完成上市的可转债企业的平均排队时长为235天(约7.8个月)。其中,从受理至审核通过的平均排队时长为152天(约5个月)从发行费用来看,今年1-8月完成上市的可转债企业的平均发行费用为949.93万元。最高为1,943.85万元(豪鹏科技),最低为227.07万元(泰瑞机器)。